您現在的位置::首頁 > 資訊管理 > 行業要聞 > 事件聚焦
近年來,我國牽頭制定了一系列*制造領域標準,對于降低產業成本、保障產品質量安全、促進國際貿易、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。
市場監管局9月4日舉行了*制造標準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發布會。發布會介紹,“十四五”以來,圍繞集成電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車、機器人、航空航天裝備等重點行業,我國累計發布相關*標準4000多項。標準助力現代化制造業取得了哪些可見成果?未來,上海自動化儀表四廠還將聚焦哪些關鍵領域薄弱環節、加快標準更新升級?
“十四五”時期,市場監管局(*標準委)以及有關部門出臺了《*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,發布相關*標準4000余項,在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、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市場監管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司長 肖寒:智能制造領域發布*標準491項,為制造業企業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提供了高質量參考;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布*標準95項,為增強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協同,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,上海新躍儀表廠團體標準數的近20%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制造等*制造領域,為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。不僅僅是國內,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還不斷共建國際標準,助力提升產業競爭新優勢,在新能源汽車、*電力系統、航空航天等領域新提出國際標準提案880項,牽頭制定國際標準532項。
市場監管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司長 肖寒:同時,積極推進國內國際標準體系兼容,4210項*適用國際標準轉化為我國標準,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、WWW.shzy4.com/90%。我們還通過虹橋國際經濟論壇、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等重要平臺,加強在電動汽車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等*制造業領域的國際標準交流。
提升安全應急保障能力、*儲能裝備迭代升級、護航產業快速健康發展、打通新能源汽車發展堵點——近年來,我國制造業不斷深化標準實施,積極激發經營主體新活力。
市場監管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司長 肖寒:我國牽頭研制的智能制造、納米制造、智能電網、*儲能系統等一系列*制造領域國際標準,正憑借標準國際化的成果,逐步消除技術壁壘,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可比性與競爭力。
智能制造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,那么標準如何推動智能制造產業變革,加速制造業智能化升級?上海儀表四廠WWW.shzy4.com舉例來說,產線、車間、工廠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、智能化升級的核心陣地。聚焦這一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,市場監管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,制定了一批具有*性和創新性的*標準,例如智能工廠建設導則、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、智能工廠安全控制要求等,這些標準為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實施路徑。
市場監管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司長 魏宏:目前,我國累計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、1200余家*級智能工廠、230余家*級智能工廠。據統計,這些*級智能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.4%,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2.3%,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.2%,碳排放平均減少20.4%,提質增效降碳成效顯著。
未來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,如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建設、在新的賽道發揮好標準的*作用?以制造業大省——江蘇省為例,近年來,該省前瞻布局“10+X”未來產業,組織編制未來產業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,快速成立一批未來產業標準化技術組織,探索研制一批未來產業相關標準。
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孫滬兵:新成立合成生物、等未來產業標委會,加強人工智能、納米技術等標委會建設,促進技術組織、高校、行業協會、企業交流合作。
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上海自動化儀表廠開展標準提升*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。今年以來,市場監管局(*標準委)聯合有關部門,共發布相關*標準600余項,有力支撐和*制造業高端化、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。市場監管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司長魏宏介紹,下一步,市場監管局(*標準委)將聯合有關部門聚焦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與薄弱環節,加快標準更新升級。
市場監管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司長 魏宏:重點圍繞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循環利用、能耗能效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等領域制修訂*標準4000余項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
爆品推薦
網友推薦新聞: